疫苗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感动物可以通过免疫获得坚强的抵抗力,从而转化为不易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病毒性疫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因此疫苗免疫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有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疫病发生或流行,给养殖场户造成重大损失,并影响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科学地开展疫苗免疫,才能有效发挥疫苗的作用,降低养殖风险。
一、疫苗因素疫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如何选择高质量的疫苗,降低因疫苗因素造成的影响,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疫苗时应选择与当地目前疫病流行毒(菌)株和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否则可能因为抗原型差异较大或不属同一血清型,而导致免疫效果差甚至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
2、疫苗的生产工艺直接关乎着疫苗的质量,油佐剂灭活疫苗的质量受油佐剂、乳化剂、稳定剂质量和乳化工艺的影响,油佐剂、乳化剂、稳定剂质量不好,油佐剂疫苗就不稳定、易分层,影响疫苗质量,进而影响免疫效果。
3、选择正规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优质疫苗,确保使用的是标准毒(菌)株,抗原性和抗原含量有保证。
4、疫苗的类型主要分为灭活苗和活苗。疫苗的种类不同,其免疫功能不同,免疫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应根据免疫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
5、最后应关注疫苗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的状态。疫苗一般均怕热、怕光,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如若运输和存储期间条件不当,可能会导致疫苗变质失效。使用了未妥善保存的疫苗势必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二、免疫操作不当在疫苗免疫接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下面一系列不规范的免疫操作行为,而影响免疫效果。
1、冻干疫苗不按疫苗规定的稀释方法稀释,导致疫苗滴度下降,影响免疫效果。
2、未按照疫苗规定的免疫途径进行免疫,导致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甚至引起易感动物发病死亡。
3、免疫剂量过大引起免疫麻痹或耐受甚至出现疫苗的副反应,影响免疫的效果。
4、疫苗注射免疫时出现“飞针”现象,疫苗饮水免疫时饮水器少、分布不均、饮水不均,疫苗点眼、滴鼻免疫时没滴入眼内、鼻内,疫苗气雾免疫时雾滴大小、雾滴的高度或速度不当等导致免疫剂量不足均影响免疫效果。
5、免疫次数过多会浪费疫苗、增加免疫应激,还可能会引起免疫麻痹或耐受,影响免疫效果。
6、免疫接种间隔时间过长,动物抗体水平过低或消失,容易受到感染。
7、疫苗联合使用时未考虑到疫苗之间的相互影响,未搞清楚哪些疫苗可以联合使用,哪些疫苗需要间隔使用以及接种的先后顺序等,导致免疫应激加重,影响免疫效果。
8、免疫前后使用对疫苗免疫有抑制的药物,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影响免疫效果。
9、疫苗未按规定回温,影响疫苗的效果。
三、动物方面的因素易感动物在接受疫苗免疫后能否产生免疫保护力,产生的免疫保护力的高低与动物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易感动物的品种、年龄、营养、健康等是影响机体免疫应答状态的因素。
1、不同品种易感动物的免疫系统以及细胞表面受体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品种易感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也会有差异。
2、易感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免疫原的敏感性不同,初生易感动物体内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过早免疫,效果不一定好,且存在母源抗体干扰。
3、易感动物的健康状况也影响着疫苗免疫效果,只有健康的易感动物免疫疫苗才能产生坚强的保护力,易感动物越健康,免疫的效果越好;对健康状况不佳的易感动物进行免疫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等不良状况。
4、营养物质维持着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也维持着免疫系统的运转。营养不良使机体的抵抗力及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进而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5、首免过早时母源抗体水平还比较高,此时接种疫苗,就会使疫苗与抗体发生中和反应,既消耗了母源抗体,又损失了疫苗数量,无法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使免疫效果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四、其他因素1、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动物机体受到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时,产生应激,会发生生理状态的改变,引起动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一系列应答反应,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低下,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2、养殖场户防疫意识不够,只要不发生疫病,就认识不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无法理解和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0379-65627991(咨询热线)
邮箱: luoyangbocejc@126.com
公司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牡丹大道西N3号
食品安全检测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科技北路1号楼
关注我们